欢迎光临中州国际官网!
无界跨境,全程护航让跨境生意更简单、更安全。
全国咨询热线:136 1177 0453
当前位置:首页 > 跨境资讯 > 跨境头条

中东航司CStar Line突然停摆,局部物流要受影响了!

时间:2025-10-24 12:18:32 来源:中州国际 点击:

最近,中东地区一家名为CStar Line的航运公司突然宣布全面停运,消息一出,立刻在国际物流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虽然这家公司在全球知名度不算顶尖,但在中东、南亚以及东非之间的海运航线上却扮演着关键角色。它的突然“熄火”,不仅让不少货主措手不及,也让本就脆弱的区域供应链再次面临挑战。

据公开信息显示,CStar Line主要运营从阿联酋、沙特到巴基斯坦、印度以及东非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地的支线航线,以中小型集装箱船为主,服务对象多为中小型企业。这类企业往往依赖灵活、高频次的短途班轮来维持原材料进口和成品出口的节奏。而CStar Line正是这些“毛细血管”式运输的重要支撑者。

然而就在上个月,该公司官网发布简短公告,称因“不可抗力因素及运营压力”,将暂停所有航线运营,恢复时间另行通知。尽管公告没有详细说明具体原因,但业内普遍分析认为,持续高企的燃油成本、保险费用上升,再加上红海局势动荡导致部分航线绕行,大幅增加了运营负担,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并非孤立事件。近年来,受地缘冲突、气候变化和全球经济波动影响,区域性航运公司生存愈发艰难。比如2025年,另一家总部位于迪拜的货运代理公司也曾因资金链断裂暂停运营。而CStar Line的退出,无疑让原本就不宽裕的区域运力雪上加霜。

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港口作业和货物交付上。以巴基斯坦卡拉奇港为例,当地不少纺织品出口商反映,原本通过CStar Line发往非洲市场的货柜现在被迫转由其他船公司承运,但舱位紧张、运费上涨不说,交货周期还延长了近一周。“我们本来利润就薄,这一下成本又涨了15%,客户已经开始抱怨了。”一位不愿具名的出口商无奈地说。

更麻烦的是,一些偏远港口缺乏替代航线。像索马里兰的柏培拉港或也门的亚丁港,过去主要依赖CStar Line提供定期服务。如今船只停航,连基本的生活物资补给都变得不稳定。有媒体报道称,当地超市已出现部分进口商品断货现象,尤其是罐头食品和药品这类依赖海运的必需品。

当然,大型国际航运巨头如马士基、地中海航运MSC等并未完全缺席这些市场,但他们更倾向于集中运营主干航线,对小批量、低密度的支线运输兴趣不大。这就形成了一个“大船看不上,小船撑不住”的尴尬局面。

不过,危机中也藏着转机。一些本地物流企业开始尝试抱团取暖。比如阿曼的一家货运联盟最近宣布将整合旗下三家中型船队资源,计划开通覆盖阿曼湾至东非的新航线,初期目标就是填补CStar Line留下的空白。虽然运力有限,但至少能缓解燃眉之急。

与此同时,数字化平台也在发挥作用。像中东本土的物流科技公司CargoX近期推出了针对中小企业的拼箱服务,通过算法优化舱位分配,帮助货主以更低的成本找到替代运输方案。有用户反馈,使用这类平台后,虽然时效仍有延迟,但整体成本比找传统代理便宜了两成左右。

长远来看,这次事件也暴露出区域供应链的脆弱性。过度依赖单一运输渠道、缺乏应急响应机制、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问题,在风平浪静时不易察觉,一旦出现变故便迅速暴露。专业建议,相关国家和地区应加强港口协作,推动建立区域性航运应急储备机制,甚至考虑设立支持的公共航运基金,以防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港口合作持续推进,吉布提、哈伊马角等枢纽港的中转能力正在提升。这些节点未来有望成为稳定区域物流的关键支点。例如,由中国企业参与运营的吉布提国际自贸区,目前已具备较强的仓储和分拨功能,可为周边国家提供临时集散服务。

说到底,航运不只是把货从A地搬到B地那么简单。它背后连着工厂的生产线、商店的货架,甚至是普通家庭餐桌上的食物。CStar Line的停运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全球化链条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那一环那些默默穿梭于小港口之间的“摆渡人”。他们的消失,提醒我们:真正的韧性,不在于速度有多快,而在于当某个环节断裂时,整个系统还能不能继续运转。

生活总要继续,船也会再启航。只是希望下一次,我们能准备得更好一点。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6 1177 0453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