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关注东南亚电商市场的卖家和消费者都注意到了一个变化:Shopee越南站点宣布调整返券活动的费率,新规从10月1日起正式生效。这一变动看似只是平台规则的一次微调,实则牵动着无数中小商家的神经,也影响着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根据最新公告,Shopee对参与平台返券促销活动比如“满减券”“折扣券”等的商家,调整了相关服务费率。具体来说,原先在特定促销活动中,平台收取的服务费比例有所降低或免除的情况将不再普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更细化、更具弹性的费率结构。这意味着,如果商家想继续通过发放优惠券来吸引顾客,可能需要承担更高的成本。

这个消息一出,不少在越南运营Shopee店铺的卖家开始重新核算利润空间。一位经营家居用品的深圳卖家李姐就坦言:“本来越南市场竞争就激烈,大家拼价格拼服务,现在连发个券都要多掏钱,压力确实大了。”她算了一笔账:以前参加一次平台大促,发满200减30的券,平台服务费大概占交易额的3%,现在调整后可能涨到4.5%甚至更高,尤其是热门类目,涨幅更明显。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次调整并非完全是“利空”。Shopee方面表示,新的费率结构会根据品类、店铺表现和活动类型进行差异化设置,优质商家有机会获得更优惠的支持政策。换句话说,平台正在从“一刀切”转向“精准扶持”,鼓励那些服务好、评价高、履约能力强的商家脱颖而出。
这其实也反映出整个东南亚电商行业的一个趋势从粗放扩张走向精细化运营。过去几年,Shopee、Lazada、TikTok Shop等平台靠补贴、低价和大规模营销快速抢占市场,尤其是在越南这样人口年轻、互联网渗透率快速提升的国家,电商增长势头迅猛。但随着用户红利逐渐见顶,平台和商家都开始意识到:光靠烧钱换增长行不通了,如何提高转化率、复购率和用户体验,才是长久之计。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Shopee调整费率的同时,TikTok Shop也在越南加大了直播带货的投入。据当地媒体报道,9月份以来,越来越多的本土品牌和跨境商家开始尝试通过短视频和直播销售商品,部分品类的单日销售额甚至超过了传统货架式电商。这种新模式对Shopee构成了不小的压力,也迫使平台不断优化自身的促销机制和服务体系。
在这种背景下,返券费率的调整,某种程度上也是Shopee在平衡多方利益的一种尝试。一方面要控制运营成本,避免过度补贴导致亏损;另一方面又要维持商家积极性,不让中小卖家觉得“被收割”。毕竟,没有足够多的优质商品和有竞争力的价格,消费者自然会流向其他平台。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可能是:未来在Shopee越南站上领到的优惠券可能会变少,或者门槛更高。比如以前随便买点东西就能用的无门槛券,现在可能只针对高客单价订单发放,或是需要完成特定任务才能领取。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平台如果能借此筛选出更可靠的商家,提升整体服务质量,长期来看对买家也是好事。
事实上,类似的费率调整在国内外电商平台都不罕见。淘宝、京东早年也曾多次调整营销工具的使用费用,拼多多在崛起过程中也经历过从免费引流到逐步商业化的过程。关键在于,平台能否在调整过程中保持透明度,给予商家足够的适应时间,并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和运营指导。
目前来看,Shopee在发布新政策的同时,也推出了配套的数据分析工具和培训课程,帮助商家评估参与促销活动的投入产出比。一些头部卖家已经开始尝试组合使用平台广告、搜索优化和私域运营,减少对单一返券活动的依赖。
说到底,电商生态就像一条河流,总是在不断流动和变化。今天的“福利”可能是明天的成本,而今天的挑战,也可能孕育着新的机会。对于卖家而言,与其抱怨规则变了,不如尽快适应节奏,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而对于消费者,虽然短期内可能感觉优惠没那么“爽”了,但如果整个平台因此变得更健康、更可持续,长远看未必是坏事。
市场永远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重要的是,在风浪中稳住方向,看清哪里有真需求,哪里是伪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