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俄罗斯电商平台Wildberries的一则新规在跨境电商圈里掀起了不小波澜。从10月2日起,平台将对中国卖家实施分层佣金制度,同时大幅提高违规行为的罚金比例,最高可达交易额的15%。消息一出,不少正在或打算布局俄语市场的中国商家都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运营策略。
Wildberries作为东欧地区增长最快的电商平台之一,近年来吸引了大量中国卖家入驻。凭借其覆盖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物流网络和不断上升的用户量,它一度被视为继亚马逊、速卖通之后又一个“出海新蓝海”。但随着平台规模扩大,管理规则也在逐步收紧,这次的新政正是一个明显的信号:野莓Wildberries的中文昵称不再只是“好进好做”的新手友好型平台,而是越来越像一个成熟电商生态,讲究合规、效率与服务质量。

所谓“分层佣金”,简单来说就是不再对所有品类、所有卖家采用统一费率,而是根据商品类目、销售表现、履约能力等多个维度进行动态调整。比如,高退货率的商品可能被划入高佣金档位,而履约稳定、评价高的店铺则有机会享受更低的抽成比例。这种机制其实并不新鲜,在国内的京东、拼多多等平台早有类似实践,目的是激励优质商家,淘汰低效玩家。
但真正让不少卖家心头一紧的,是那句“违规罚金增至15%”。以往,一些轻微的违规行为,比如发货延迟、标签错误,可能只会收到警告或小额扣款。而现在,一旦触碰红线,平台可以直接从结算款中扣除高达交易金额15%的罚款。对于利润率本就不高的中小卖家来说,这几乎相当于一次违规就吃掉半个月的利润。
一位在深圳做家居用品出口的商家李姐告诉朋友:“我们之前靠走量赚点薄利,现在光是打包贴标就得反复检查三遍,生怕哪个信息写错了被罚。”她还提到,最近团队专门请了懂俄语的兼职人员审核产品描述,“以前觉得翻译机对付着用就行,现在真不敢马虎。”
这一系列变化的背后,其实是Wildberries在应对快速增长带来的运营压力。据第三方数据平台Data Insight统计,2025年Wildberries的GMV同比增长超过60%,活跃卖家数量翻了一倍以上。大量涌入的中国商品虽然丰富了平台选择,但也带来了假货争议、物流混乱、售后推诿等问题。平台必须通过更严格的规则来维护用户体验,否则口碑一旦下滑,增长就会难以为继。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Wildberries第一次调整政策。早在今年上半年,平台就已开始加强对物流时效的要求,要求中国直发订单必须在7天内揽收,否则会被限制流量。部分敏感品类如儿童玩具、电子设备也被列入重点监管名单,需提供额外认证文件。
不过,挑战之中也藏着机会。有经验的卖家发现,只要能适应规则,平台反而会给予更多支持。比如,按时发货率连续三个月达标的店铺,不仅佣金可能下浮,还能优先参与大促活动。一些头部卖家已经开始组建本地仓,把热门商品提前发到俄罗斯海外仓,实现3-5天送达,极大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广州一家主营女装的跨境电商公司负责人王磊就说:“我们上半年试水在莫斯科租了个小仓库,虽然成本上去了,但复购率涨了近40%。现在看,这步棋走对了。”他认为,未来的竞争不再是“谁价格低”,而是“谁服务稳”。
事实上,Wildberries的这轮改革,某种程度上也是整个跨境电商行业走向成熟的缩影。过去几年,中国企业靠着性价比和供应链优势快速抢占海外市场,但现在,单纯“铺货+低价”的模式越来越难走得通。无论是欧洲的VAT税务合规,还是东南亚的本土化运营,再到俄罗斯的平台规则细化,都在提醒从业者:粗放增长的时代过去了,精耕细作才是长久之计。
当然,面对新规,也不是所有卖家都选择硬扛。有人开始转向其他新兴市场,比如乌兹别克斯坦或亚美尼亚的本地电商平台;也有人回归国内市场,尝试通过直播带货消化库存。但更多人选择留下来,一边抱怨“规矩太多”,一边默默更新操作手册、培训员工、优化流程。
说到底,平台变严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还在用老思路应对新环境。Wildberries这次动真格,或许会让一部分人退出,但也会留下一批真正有实力、愿意长期经营的卖家。而这些人,才更有可能在这片看似寒冷却潜力巨大的市场上,种出属于自己的“野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