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关注国际消费趋势的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俄罗斯的圣诞购物季竟然提前启动了。虽然圣诞节在俄罗斯更多是文化节日而非全民庆典,但近年来,节日期间的消费热度却逐年攀升。尤其是在2025年底至2025年初这段时间,俄罗斯各大城市的商场、电商平台和街头市集早早挂起了彩灯,摆上了圣诞树和各类装饰品,商家们纷纷打出“早鸟优惠”“节日预热”等促销口号,拉开了年末购物热潮的序幕。
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今年11月,俄国内节日装饰品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36%。其中,人造圣诞树、彩灯串、雪花挂饰、驯鹿玩偶等传统装饰品最受欢迎。莫斯科一家连锁家居用品店的负责人透露:“往年我们通常从12月初才开始主推节日产品,但今年11月中旬就陆续有顾客来询问圣诞布置方案,库存走得特别快。”

这一变化背后,其实反映了俄罗斯民众消费心理和生活方式的悄然转变。尽管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但人们对生活仪式感的追求并未减弱。相反,越来越多家庭选择通过营造节日氛围来提升幸福感。一位圣彼得堡的家庭主妇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外面的事情我们控制不了,但至少可以在家里点亮一盏小灯,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和期待。”这种“向内求稳”的心态,正成为推动节日消费的重要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装饰品市场还呈现出明显的本土化趋势。由于进口受限,过去依赖欧洲或中国的部分高端装饰品牌供应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本地手工艺人和中小企业的快速补位。在下诺夫哥罗德、叶卡捷琳堡等地,出现了不少主打“俄式风情”的手工装饰作坊。他们用毛毡、木雕、传统刺绣等元素设计出带有民族特色的圣诞挂饰,不仅价格亲民,还意外成了网红爆款。一些电商平台甚至专门开设了“国产节日好物”专区,助力这些小众品牌打开销路。
与此同时,线上购物的便利性也进一步放大了这波消费热潮。根据俄罗斯最大电商平台Wildberries的数据,11月以来,与“新年”“圣诞”相关的关键词搜索量环比增长超过80%,装饰品类订单量翻了一番。平台还观察到一个新现象:很多消费者不再等到最后一刻才采购,而是提前几周就开始分批下单,既避免物流高峰,也能慢慢搭配心仪款式。“就像拼图一样,一件件凑齐家里的节日气氛”,一位网购达人如此形容自己的购物体验。
当然,这场提前到来的购物季也不只是关于装饰品。随着节日临近,食品、礼品、儿童玩具等相关品类也开始升温。超市货架上,巧克力礼盒、果脯蜜饯、起泡酒等年节标配早早占据C位;玩具店里,遥控车、益智积木、毛绒玩偶销量稳步上升。更有意思的是,今年“体验型礼物”越来越受欢迎比如家庭烘焙套装、DIY手工包、滑雪场门票等,反映出人们更看重互动与陪伴的价值。
不可否认,当前俄罗斯整体经济面临一定压力,居民收入增长放缓,通胀仍存。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节日消费反而显现出某种“韧性”。它不一定是大手笔的挥霍,而更多体现为精打细算中的小确幸。买一棵百来卢布的人造树,挂上亲手做的纸雪花,再煮一锅热腾腾的格瓦斯果饮这些简单却充满温度的细节,构成了普通人对抗寒冬的方式。
放眼全球,类似的“提前消费”趋势其实在多个国家都有体现。法国、德国等地的零售商也报告称,今年圣诞采购周期明显拉长,消费者更倾向于分散支出、错峰购买。这或许说明,在不确定的时代里,人们正学会用更灵活、更务实的方式来迎接节日。
回到俄罗斯,这场悄然兴起的圣诞购物潮,不只是数字上的增长,更是日常生活的一种回响。它提醒我们,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始终存在。一串闪烁的彩灯,不仅能照亮客厅的一角,也能悄悄点亮人心深处的那一抹暖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