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电商巨头亚马逊在南美市场动作频频。据外媒报道,亚马逊近日在巴西正式推出一个全新的专属电商平台,主打日常生活用品,从纸巾、洗衣液到零食饮料一应俱全,目标直指当地消费者的“日常购物篮”。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亚马逊在巴西市场的进一步深耕,也反映出其在全球范围内对日用消费品赛道的重视正在升级。
巴西作为拉美最大的经济体,拥有超过2亿人口,互联网普及率近年来快速提升,电商市场潜力巨大。但长期以来,本地消费者更习惯于线下采购生活必需品,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对价格敏感度高,对线上购买日用品的信任度和使用习惯仍在培养阶段。亚马逊显然看准了这个“尚未完全打开的市场”,希望通过专属平台降低门槛,用更精准的商品推荐、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和更快的配送服务,撬动这个庞大的日常消费市场。

新平台上线后,界面设计简洁明了,首页突出“今日特惠”“家庭常备”“低价囤货”等标签,明显区别于主站琳琅满目的电子产品和品牌服饰。用户只需轻点几下,就能完成一周的厨房清洁剂、婴儿湿巾或咖啡豆的采购。更关键的是,亚马逊在巴西多个主要城市已建立区域仓储中心,部分区域支持当日达或次日达,这对培养用户依赖至关重要。
其实,这并不是亚马逊第一次尝试切入日用百货领域。早在几年前,它就在美国推出了Amazon Fresh和Amazon Pantry,试图复制“线上版超市”的模式。不过由于物流成本高、用户习惯难改,初期进展并不顺利。但随着疫情推动居家消费爆发,以及智能算法对用户购买行为的深度挖掘,这类平台逐渐找到了生存空间。如今在欧美市场,越来越多家庭开始习惯定期在线上“一键补货”卫生纸、猫砂等消耗品。
而这次在巴西推专属平台,更像是亚马逊总结经验后的“本土化升级”。比如,平台特别增加了本地热销品牌,像巴西国民级果汁品牌Del Valle、洗涤剂龙头Omo等都被放在显眼位置。同时,支付方式也做了适配除了信用卡,还接入了Pix,这是巴西央行推出的即时支付系统,几乎人人都在用,转账秒到账,极大提升了交易便利性。
值得一提的是,亚马逊并非唯一盯上这块蛋糕的玩家。近年来,拉美本土电商Mercado Libre也在加速布局生鲜和日用品配送,甚至自建冷链系统;而来自中国的SHEIN虽然主打快时尚,但也悄悄在巴西测试家居小商品品类。竞争日益激烈,逼得各大平台不得不拼效率、拼价格、拼服务。
有分析指出,日用商品看似不起眼,实则是电商生态中最稳定的“现金流业务”。这类商品复购率高、需求刚性,一旦用户形成购买习惯,黏性极强。而且随着规模扩大,供应链议价能力增强,利润率反而可能高于高退货率的服装或数码产品。亚马逊此举,本质上是在为长期增长打地基。
当然,挑战也不少。巴西地广人稀,部分地区基础设施薄弱,配送成本居高不下。再加上通货膨胀压力下,消费者对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平台必须持续提供真正有吸引力的价格,才能留住用户。假货问题、售后服务响应速度等老难题,依然会影响用户体验。
但从目前反馈来看,不少巴西消费者对新平台持欢迎态度。圣保罗一位年轻妈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以前买尿布要开车去超市,现在手机下单,下午就送到家门口,省时省力。”类似的声音在社交媒体上并不少见,说明便捷性正在成为打动用户的利器。
可以预见,随着更多科技公司把目光投向“衣食住行”的底层需求,未来的电商战场将不再只是比谁家折扣大、谁家快递快,而是谁能更懂用户的生活节奏,谁能无缝融入他们的日常。亚马逊在巴西的这一步棋,或许只是全球零售变革中的一个缩影。
当买一包盐、一瓶酱油也能变得轻松高效,我们离真正的“万物可购”时代,又近了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