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州国际官网!
无界跨境,全程护航让跨境生意更简单、更安全。
全国咨询热线:136 1177 0453
当前位置:首页 > 跨境资讯 > 跨境头条

2025年欧洲电商市场规模达8190亿欧元,预计明年还将增长7%

时间:2025-10-24 12:18:38 来源:中州国际 点击:

最近逛欧洲电商网站的朋友可能都感觉到了,买东西越来越方便了。无论是德国人买意大利的橄榄油,还是法国人下单北欧设计风家具,动动手指就能搞定。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在飞速扩张根据欧洲统计局和多家研究机构的最新数据,2025年欧洲电商市场规模已经攀升至8190亿欧元,而到2025年,预计还将再增长7%左右。这个数字听起来有点吓人,但仔细想想,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为它“添砖加瓦”。

先说个身边的小例子。我有个朋友在荷兰做跨境电商,去年开始主推中国的保温杯和厨房小工具,结果订单量翻了三倍。他跟我说:“以前觉得欧洲人不习惯网购日用品,现在发现他们不仅买,还特别讲究性价比和设计感。”这其实正是整个趋势的缩影:欧洲消费者对线上购物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而且不再局限于电子产品或服装,连食品、家居、甚至本地服务都开始往线上搬。

推动这一轮增长的因素不少。首先是物流体系的完善。像DHL、GLS这些老牌快递公司这几年在欧洲内部打通了不少“最后一公里”的堵点。举个例子,以前从西班牙寄包裹到芬兰,动不动就得等上十来天,现在基本一周内能到,有些平台还能做到次日达。这种效率提升直接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其次是支付方式的多样化。以前很多人担心网上付款不安全,但现在Apple Pay、Google Pay、以及本地流行的Klarna“先买后付”服务普及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北欧国家,几乎人人都习惯扫码或者一键支付。这种“无感消费”体验,让下单变得像刷朋友圈一样自然。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但特别关键的因素:多语言和本地化服务的提升。过去中国卖家做欧洲市场,经常因为语言不通、售后跟不上而吃亏。但现在不少电商平台已经开始提供自动翻译、本地客服支持,甚至根据不同国家的节日推出定制促销活动。比如波兰的“名字日”、葡萄牙的圣安东尼节,都有商家趁机搞促销,效果出奇得好。

当然,也不能忽视宏观环境的影响。虽然近几年欧洲经济面临通胀压力,但人们的消费习惯已经悄然改变。线下门店租金高、人力贵,很多传统零售商不得不加速转型线上。像德国的连锁超市Edeka、法国的家乐福,这两年都加大了电商业务投入,甚至推出了自己的App和配送团队。这种“传统+数字”的混合模式,正在成为主流。

有意思的是,不同国家的增长节奏还不太一样。北欧和西欧起步早,市场相对成熟,增长稳定;而东欧和南欧则像是刚跑进高速车道。比如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这些国家,智能手机普及率上升很快,加上年轻人更愿意尝试新事物,电商增速明显高于平均水平。有数据显示,克罗地亚今年的在线零售增长率预计能达到12%,几乎是整个欧洲的两倍。

那么未来一年,7%的增长靠什么撑起来?专业分析,除了继续优化物流和支付,个性化推荐和社交电商可能会成为新的突破口。TikTok Shop在英国和德国试水成功后,已经开始向更多欧洲国家扩展。不少中小品牌发现,通过短视频种草、直播带货的方式,转化率比传统广告高出不少。虽然目前规模还不大,但势头很猛。

另外,绿色消费也在影响电商走向。越来越多欧洲消费者在意产品的环保属性,比如包装是否可回收、运输是否低碳。一些电商平台顺势推出“绿色标签”功能,专门筛选环保商品,甚至给碳足迹低的订单打折。这种趋势倒逼商家改进供应链,也间接推动了技术创新。

欧洲电商这盘棋,已经从“能不能做”进入“怎么做更好”的阶段。对中国卖家来说,机会依然存在,但竞争也更激烈了。光靠低价走天下已经不够用了,得懂本地文化、会讲故事、还能快速响应变化。就像我那个做保温杯的朋友说的:“现在拼的不是谁货便宜,而是谁更懂用户。”

看着购物车里的订单一次次刷新,我们或许没意识到,自己正参与着一场静悄悄的商业变革。而这场变革,不只是数字的增长,更是生活方式的重塑。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6 1177 0453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