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州国际官网!
无界跨境,全程护航让跨境生意更简单、更安全。
全国咨询热线:136 1177 0453
当前位置:首页 > 跨境资讯 > 跨境头条

亚马逊同意支付25亿美元和解美国FTC诉讼,Prime会员订阅规则将调整

时间:2025-10-24 12:18:39 来源:中州国际 点击:

最近,科技圈又爆出一个大新闻:亚马逊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达成了一项高达25亿美元的和解协议。这笔钱听起来像是天文数字,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它背后牵扯到的正是我们很多人每天都在用的服务亚马逊Prime会员。

事情的起因并不复杂。FTC指控亚马逊在推广Prime会员服务时存在“误导性营销”和“自动续费陷阱”。简单来说,就是用户在试用期结束后,系统会自动扣款续费,而取消流程复杂、提示不明显,导致很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持续收费。这种“默认勾选+隐蔽取消”的模式,在业内其实并不少见,但这次FTC显然决定拿亚马逊“开刀”。

根据华尔街日报和彭博社的报道,这起调查已经持续了数年。FTC认为,亚马逊利用界面设计上的“暗黑模式”dark patterns,故意让用户难以退出订阅,从而锁定长期收入。比如,一些用户反映,想取消会员得翻好几层菜单,客服电话难打通,甚至点击“取消”后还会弹出挽留话术,诱导用户继续订阅。这种做法虽然没直接违法,但在消费者权益保护层面,确实踩了红线。

这次和解金额高达25亿美元,是近年来针对科技公司最大的消费者保护类罚款之一。不过有意思的是,亚马逊并没有承认 wrongdoing不当行为,只是选择“花钱消灾”,避免进入漫长的诉讼程序。毕竟对它来说,比起品牌声誉受损和股价波动,25亿美金更像是“管理成本”。

但真正影响深远的,是协议中关于Prime会员模式的整改要求。据知情人士透露,未来亚马逊必须做到几点:一是试用期结束前至少提前三天明确提醒用户;二是取消流程必须简化,三步之内完成;三是所有自动续费条款必须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展示,不能再藏在小字里。

这些改动看似细微,实则可能改变整个订阅经济的游戏规则。要知道,Prime会员目前在全球有超过2亿用户,每年为亚马逊贡献数百亿美元的稳定收入。这个模式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低门槛试用+高留存率”的策略。一旦取消变得太容易,用户的流失率可能上升,对公司营收造成压力。

但换个角度看,这也是个好事。近年来,从视频平台到健身App,自动续费几乎成了互联网服务的标配。很多人手机里躺着十几个订阅,自己都忘了什么时候开通的。等到账单出来才发现被扣了好几百块。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收费方式,早就让不少消费者心生反感。

亚马逊这次被罚,某种程度上是个信号:监管机构开始认真对待“订阅成瘾”问题了。不只是美国,欧盟近年也出台了类似法规,要求企业必须让用户“取消订阅和开通一样简单”。中国工信部也曾点名整治APP强制自动续费问题。可以说,全球范围内,消费者正在重新拿回对自己钱包的控制权。

当然,整改也不意味着Prime会员要“降价”或“缩水”。相反,亚马逊可能会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来留住用户。比如加强物流时效、增加独家、优化退货体验等。毕竟,真正的忠诚度不是靠套路锁住的,而是靠实实在在的价值换来的。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波操作其实是利好。以后开通任何会员服务,都会更透明、更安心。你不再需要担心“免费试用”变成“永久扣费”,也不用花半小时研究怎么取消。说白了,花钱买服务,图的就是省心,而不是被套路。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事件也让人们重新思考“便利”与“隐私/权益”之间的平衡。我们享受一键下单、智能推荐的同时,是否也在不知不觉中交出了太多选择权?当算法比我们自己还清楚我们要什么时,所谓的“自由选择”还成立吗?

亚马逊的这次和解,或许不会立刻改变所有公司的做法,但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前数字消费生态中的一些隐疾。好在,随着监管趋严和用户意识觉醒,那些靠模糊条款和复杂流程赚钱的模式,正在慢慢失去生存空间。

说到底,做生意长久靠的不是精明算计,而是信任。用户愿意付钱,是因为相信你能带来价值。如果总想着怎么多扣一个月会员费,反而可能失去更多。这次25亿的代价,希望能让更多企业明白这个道理。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6 1177 0453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