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国零售业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黑五”购物季。根据一项最新发布的消费者调查,有高达34%的英国人表示计划参与今年的黑色星期五促销活动。这个数字虽然相比前几年略有波动,但依然反映出“黑五”在英国消费者心中的分量并未减弱。尤其是在通胀压力尚未完全缓解、生活成本持续高企的背景下,人们更愿意抓住一年一度的大促机会,为家庭采购省下一笔可观开支。
这项由市场研究机构YouGov联合多家零售商共同开展的调查显示,科技产品成为今年“黑五”最受欢迎的品类。近六成受访者表示,他们最想购买的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耳机、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其中,苹果、三星和戴森等品牌的产品尤其受到青睐。一位来自曼彻斯特的年轻上班族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打算趁‘黑五’换掉用了三年的旧手机,平时这些高端机型折扣不多,但大促期间能便宜一两百英镑,挺划算的。”

其实,“黑五”原本是美国的购物节日,起源于感恩节后的周五,商家通过大幅打折吸引消费者开启圣诞购物季。但过去十年间,这一消费热潮迅速蔓延至欧洲,尤其是英国。如今,英国各大电商平台如亚马逊、ASOS、Currys以及实体百货John Lewis、Harrods等,都会提前数周就开始预热宣传,推出“早鸟优惠”“限时秒杀”“会员专享价”等各种营销手段,营造出浓厚的购物氛围。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黑五”热度不减,但消费者的购物行为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性消费,不再盲目追求“便宜”,而是更注重性价比和实际需求。一位伦敦的家庭主妇表示:“以前看到打折就忍不住买,现在会列清单,只买真正需要的东西。”这种趋势也促使零售商调整策略,从过去的“全场甩卖”转向更精准的库存管理和个性化推荐。
环保和可持续消费理念也在影响人们的决策。据卫报近期报道,不少英国消费者在选购电子产品时,会优先考虑是否支持以旧换新、是否有回收计划,甚至是否会带来不必要的电子垃圾。一些品牌也顺势推出绿色促销方案,比如苹果在英国官网明确标注部分翻新产品享受与新品相同的保修服务,并提供环保包装选项,吸引了不少注重环保的顾客。
与此同时,线上购物依然是“黑五”的主战场。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黑五”交易将通过电商平台完成。这不仅因为方便快捷,更因为网络平台能提供更多比价工具和用户评价参考。不过,这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物流压力剧增。去年“黑五”期间,英国多家快递公司因订单爆满出现严重延迟,引发不少消费者投诉。今年,不少物流公司已提前扩招临时员工、增加运输班次,力求避免重蹈覆辙。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黑五”前夕,英国通胀率虽有所回落,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能源价格和食品开销仍是许多家庭的主要负担。在这种背景下,消费者对大件商品的购买意愿显得尤为谨慎。但也正因如此,像手机、电脑这类使用周期较长、能显著提升生活质量的科技产品,反而成了“值得投资”的选择。一位科技博主分析称:“大家宁愿多花点钱买一台性能好、耐用的设备,也不愿频繁更换低端产品,长远看反而更省钱。”
不仅如此,随着远程办公和在线学习的常态化,人们对家用电子设备的需求也更加刚性。调查显示,除了个人消费品,平板电脑、打印机、摄像头等办公相关设备的搜索量同比上涨了近20%。不少家长趁着“黑五”为孩子购置学习用具,也有自由职业者借此机会升级工作装备。
当然,“黑五”并非没有争议。每年这个时候,总会有声音批评过度消费、资源浪费和碳排放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已经成为现代消费文化的一部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它既是一次省钱的机会,也是一种心理上的释放在紧张的生活中,用一次精打细算的购物,换来一点小小的满足感。
今年的“黑五”在英国依旧热闹非凡,科技产品的热销背后,反映的是人们对效率、便利和品质生活的持续追求。而随着消费观念的成熟和零售模式的创新,这场年度购物狂欢或许正在慢慢变得更聪明、更可持续。不管你是早早加入购物车大战,还是选择冷眼旁观,都无法忽视它带来的影响力。毕竟,在这个信息透明、选择多元的时代,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找生活里的那份“划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