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州国际官网!
无界跨境,全程护航让跨境生意更简单、更安全。
全国咨询热线:136 1177 0453
当前位置:首页 > 跨境资讯 > 跨境头条

Flipkart 各业务拼命减亏,全力冲刺2026年上市

时间:2025-10-24 12:18:40 来源:中州国际 点击:

最近,印度电商巨头Flipkart的动作频频引发关注。从削减亏损业务到调整组织架构,再到加速推进上市计划,这家公司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为2026年的IPO铺路。这不仅是一场资本市场的冲刺,更是一次企业战略的全面重塑。

Flipkart作为印度最早一批电商平台之一,自2007年成立以来,一直是本土电商领域的领头羊。但在亚马逊印度、信实零售等强劲对手的夹击下,它的盈利压力与日俱增。尽管市场份额依然可观,但长期“烧钱换增长”的模式难以为继。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投资者对盈利能力愈发看重的背景下,Flipkart必须拿出更清晰的盈利路径。

据经济时报今年初报道,Flipkart已开始对其多个非核心或持续亏损的业务板块进行“瘦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物流子公司Ekart的大规模重组。虽然Ekart在印度拥有庞大的配送网络,覆盖超过1.8万个城镇,但运营成本高、末端配送效率低的问题长期存在。为此,Flipkart正在推动部分线路外包,并引入更多自动化分拣系统,以降低人力和运输成本。

与此同时,旗下的在线杂货平台Supermart也被曝出正在进行战略调整。此前,Flipkart曾试图通过该平台复制中国社区团购的部分模式,主打“半小时送达”,但高昂的履约成本让这一业务始终处于亏损状态。知情人士透露,公司已暂停在多个城市的扩张计划,并将资源集中于班加罗尔、德里等高密度消费区域,以提升单点盈利能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Flipkart近年来明显加快了对金融科技板块的整合。其子公司PhonePe曾在2025年被剥离独立运营,如今虽不再并表,但仍被视为Flipkart生态中的关键一环。而Flipkart自身也在强化支付、信贷等服务,比如推出面向中小卖家的“Seller Finance”贷款计划,以及消费者分期付款选项。这些金融衍生服务不仅能增强用户粘性,还能带来稳定的手续费收入,是未来估值的重要支撑点。

上市目标定在2026年,这个时间点并非随意选择。一方面,母公司沃尔玛近年来多次公开表示希望从Flipkart的上市中获得回报。2018年,沃尔玛以160亿美元收购Flipkart 77%股权,创下当时印度科技领域最大并购案。这笔投资至今尚未完全兑现收益,随着沃尔玛全球电商业务增长放缓,Flipkart的退出机制显得尤为迫切。

另一方面,印度本土资本市场也正在回暖。根据Refinitiv的数据,2025年下半年以来,印度IPO市场逐步复苏,多家科技和消费类企业成功登陆股市,投资者情绪有所回升。如果能抓住这波窗口期,Flipkart有望以更高估值募集资金,用于偿还债务、扩大技术投入以及应对竞争。

当然,挑战依然不小。印度电商行业监管趋严,反垄断调查频发,平台佣金、排他性协议等问题屡被 scrutinized审查。消费者价格敏感度高,忠诚度偏低,导致获客成本居高不下。Flipkart要想真正讲好一个“可持续增长”的故事,不能只靠压缩开支,还得在用户体验、供应链效率和技术创新上下功夫。

有意思的是,Flipkart最近悄悄上线了一个名为“Smart Commerce”的内部项目,旨在利用AI优化库存预测和动态定价。试点数据显示,在部分电子产品品类中,该系统将缺货率降低了近30%,同时减少了滞销库存。这种“用技术抠利润”的做法,或许正是它未来能否赢得资本市场信任的关键。

回过头看,Flipkart的成长轨迹很像早年的京东先靠自营模式建立信任,再通过物流和金融构建护城河。如今它站在上市前夜,既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砍掉拖累,也要有未雨绸缪的眼光布局未来。毕竟,资本市场从来不会为过去的出色买单,只会为未来的潜力投票。

在这个人人都在谈“降本增效”的时代,Flipkart的选择其实并不特别,但它走得坚决、动作连贯,反而显得格外清醒。一场静悄悄的变革,正在南亚次大陆上演。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6 1177 0453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