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逛淘宝、刷抖音买买买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越来越多的商品标签上写着“越南直发”或者“跨境仓发货,越南源头工厂”?这可不是偶然。越南的电商市场正在悄悄爆发,而且势头比我们想象中还要猛。
根据最新发布的行业数据,2025年前8个月,越南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增长了25%到27%,远超年初预期。不少分析机构预测,全年增速有望稳定在25.5%左右。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作为对比,中国同期的电商增速大约在10%-12%之间。也就是说,越南的电商正在以接近两倍的速度在追赶。

更让人惊讶的是,越南的人口只有约1亿,不到中国的十分之一,但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超过了75%,年轻人占比极高35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近六成。这批人不仅会上网,还特别爱网购。他们用手机下单奶茶、买衣服、订外卖,甚至连家电和数码产品也习惯在网上比价购买。
TikTok Shop在越南的火爆就是一个缩影。自从去年正式上线后,TikTok迅速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社交电商平台之一。不少中国商家通过TikTok跨境带货,把小商品、服饰、美妆卖到越南,一晚上直播销售额轻松破万美元的案例屡见不鲜。有做跨境生意的朋友告诉我,他在河内租了个小仓库,专门处理从中国发来的包裹,现在每天能发上千单,“比在国内做淘宝还来得快”。
除了平台火,物流也在跟上。越南本地的快递公司像GHN、Viettel Post这几年疯狂扩张,三四线城市的配送时间从原来的四五天缩短到两三天。再加上Cash on Delivery货到付款依然是主流支付方式,大大降低了普通人对网购的信任门槛。毕竟,先看到东西再掏钱,谁不安心?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但非常关键的因素:移动支付正在悄悄普及。虽然现金仍是主要支付手段,但像MoMo、ZaloPay这样的本土电子钱包用户增长迅猛。数据显示,MoMo的活跃用户已经超过3000万,相当于每三个越南成年人中就有一个在用。这些钱包不仅能转账、缴费,还能直接嵌入电商平台完成支付,体验越来越接近国内的支付宝。
当然,越南电商的爆发不是突然发生的。背后其实有一连串政策和基础设施的铺垫。近年来,越南一直在推动“数字转型”战略,鼓励中小企业接入电商平台,甚至给农村地区的商户提供培训和补贴。胡志明市和河内还设立了多个电商产业园,吸引国内外科技公司入驻。
与此同时,中国制造的智能手机价格不断下探,让越来越多普通家庭也能轻松拥有一部可以上网购物的手机。一部七八百元的国产手机,在越南可以流畅运行Shopee、Lazada这些主流App,成了打开数字生活的大门。
有意思的是,越南消费者虽然热衷网购,但他们的偏好和中国人不太一样。比如,他们更看重评价和真实买家晒图,对“网红推荐”反而比较谨慎;又比如,他们喜欢分批次小额购买,而不是像国内那样搞“囤货式消费”。这些细节差异,也让不少初来乍到的中国卖家吃了亏,后来才慢慢调整策略。
不过,热潮之下也有隐忧。随着竞争加剧,平台上的同质化商品越来越多,价格战打得厉害,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一些小卖家反映,现在一单赚几块钱都难,还得自己承担退货和物流风险。假货问题也开始冒头,尤其是化妆品和电子产品领域,已经开始影响消费者信任。
但总体来看,越南电商仍处于上升通道。贝恩咨询的一份报告指出,到2025年,越南电商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美元,占零售总额的比例将从目前的8%提升至12%以上。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但趋势已经很明显:越来越多的越南人正通过手机,接入全球供应链,改变自己的消费方式。
说到底,电商不只是买东西那么简单。它带动的是物流、支付、客服、创作等一系列配套产业的发展。在河内和胡志明市,已经有年轻人靠拍短视频教人怎么选护肤品、怎么搭配衣服,成了小有名气的“带货博主”。而在一些乡镇,夫妻店也开始尝试用微信或Zalo接单,用摩托车送货上门,把传统零售和电商结合起来。
看着这一切,不由得想起十多年前中国电商刚起步时的样子热闹、混乱,但也充满希望。如今轮到越南走上这条路,而我们,或许正站在一个新消费时代的门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