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欧洲时尚电商平台Zalando的动作频频引起关注,尤其是在运动品类上的布局明显加快。据最新财报和市场动态显示,Zalando在高端跑鞋领域的投入显著增加,相关产品占比在过去一年中实现翻倍增长;与此同时,骑行装备品类的销售额同比增长接近70%。这一系列数据不仅反映出平台战略重心的转移,也折射出欧洲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悄然变化。
说起Zalando,很多人第一反应还是“买衣服的网站”。的确,它早年以销售鞋履和时装起家,靠着丰富的品牌选择和便捷的退换货服务,在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主要国家站稳了脚跟。但近年来,随着大众对健康生活和户外活动的热情持续升温,Zalando也在悄悄转型从一个单纯的时尚电商,逐步向“生活方式综合平台”靠拢。

其中最明显的信号,就是它在运动品类上的重金投入。以高端跑鞋为例,过去这类产品多集中在专业运动商店或品牌直营渠道,像Asics、Hoka One One、Saucony这些主打缓震、支撑和长距离表现的品牌,并不在Zalando的传统强项里。但现在情况不同了。越来越多跑步爱好者开始在线上选购专业装备,而Zalando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趋势。通过与多个高端运动品牌深化合作,引入更多限量款和技术型跑鞋,平台不仅提升了产品调性,也吸引了更垂直的消费人群。
有意思的是,这种转变并非孤立现象。就在今年春天,伦敦马拉松和柏林半程马拉松相继举行,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穿着新款碳板跑鞋的参赛者。社交媒体上,“跑步穿搭”“通勤+训练两用鞋推荐”等话题热度居高不下。Zalando顺势推出“Running Edit”专题页面,整合训练计划、装备指南和用户测评,把卖鞋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的输出。有数据显示,其平台上单价超过150欧元的跑鞋销量增速,已经连续三个季度高于整体鞋类平均增幅。
如果说高端跑鞋的增长还算意料之中,那骑行品类的爆发则有点“黑马”意味。70%的年增长率,在当前欧洲零售整体趋于平稳的大环境下,堪称亮眼。这背后,是城市出行方式的深刻变革。越来越多欧洲城市加大自行车道建设,鼓励绿色出行,巴黎甚至提出要打造“15分钟城市”,让居民步行或骑行就能满足日常所需。在这种背景下,骑行不再只是运动员的专利,而是演变为一种融合通勤、健身和休闲的生活方式。
Zalando显然看到了这一点。它不仅扩充了骑行服、头盔、手套等专业装备的SKU,还引入了不少设计感强、适合日常穿着的轻量化骑行服饰品牌,比如Rapha、Pas Normal Studios等。这些品牌原本小众,但凭借独特的审美和高质量面料,逐渐在都市年轻人中形成口碑。如今,在阿姆斯特丹或哥本哈根的街头,你可能会看到有人穿着看似普通的修身夹克骑车上班脱下外套进办公室开会毫无违和感,而这正是Zalando想要抓住的“模糊场景”。
当然,加码体育领域不只是堆货上架那么简单。Zalando在物流、体验和服务上也做了不少配套升级。比如,它在部分国家推出了“运动尺码助手”,通过算法帮助用户更精准地选择跑鞋尺码;在退货政策上,针对运动装备延长了试穿周期;甚至还和一些健身房、跑步社群合作,举办线下活动,增强用户粘性。这种“+社区+电商”的模式,越来越像国外的Lululemon或国内的迪卡侬所走的路子。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全球经济面临通胀压力,消费者在非必需品上的支出更加谨慎,但运动健康类产品的韧性却相对较强。人们愿意为一双能保护膝盖的跑鞋多花几十欧元,也愿意投资一套透气舒适的骑行服来提升周末郊游体验。这种“为健康买单”的消费心理,成了Zalando逆势增长的重要支撑。
回过头看,Zalando的转型其实也是整个零售业的一个缩影。今天的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买了就走”的交易关系,他们希望平台能提供价值判断、使用建议,甚至情感共鸣。而体育,恰好是一个充满故事、汗水和自我突破的领域。当一个人穿上新买的跑鞋第一次完成十公里,或者骑着车穿过秋天的林荫道时,他买的不只是商品,更是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未来,Zalando会不会进一步拓展到瑜伽、徒步甚至滑雪领域?或许答案已经不言自明。只要人们对动起来的渴望还在,这片市场的边界就会不断被拓宽。而平台的竞争,也不再只是价格和库存的比拼,而是谁能更好地理解并融入用户的生活节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