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州国际官网!
无界跨境,全程护航让跨境生意更简单、更安全。
全国咨询热线:136 1177 0453
当前位置:首页 > 跨境资讯 > 跨境头条

欧洲两大港口罢工闹大了,跨境电商物流要 delays 一阵子

时间:2025-10-24 12:18:45 来源:中州国际 点击:

最近,欧洲两大重要港口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和荷兰鹿特丹港的罢工行动持续升级,给全球跨境电商物流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不少做跨境生意的商家和消费者都发现,原本几天就能到货的包裹,现在动不动就卡在海外中转站,一等就是十天半个月。这背后,不只是简单的“工人停工”,而是整个欧洲物流链条正在经历一场压力测试。

事情的起因是港口工人对薪资待遇和工作条件不满。今年以来,欧洲多国通胀居高不下,生活成本不断攀升,港口一线员工的工资涨幅却远远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尤其是能源价格波动、社保负担加重,让基层劳动者感到压力山大。于是,从今年春季开始,安特卫普和鹿特丹的码头工会陆续发起抗议,要求提高基本工资、改善轮班制度,并加强职业安全保障。起初只是零星的短期罢工,但随着谈判陷入僵局,罢工逐渐演变为大规模、长时间的集体行动。

安特卫普港和鹿特丹港可不是普通的小码头。它们是欧洲最大的两个海运枢纽,承担着全欧洲近60%的集装箱转运量。特别是鹿特丹港,常年位居全球最繁忙港口前十,被称为“欧洲门户”。而安特卫普则是化工品、汽车和高端消费品的重要集散地。这两个港口一旦“堵车”,整个西欧乃至中欧的供应链都会打喷嚏。

据国际物流平台Flexport发布的最新报告,自7月以来,途经这两个港口的海运航线平均延误时间已从原来的3-5天延长至10-14天。部分从中国发往德国、法国、意大利的电商小包,甚至出现了超过20天未更新物流信息的情况。有深圳的跨境电商卖家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货明明早就报关出海了,结果在鹿特丹卡了一周,清关没人处理,仓库没人卸货,客户天天催,我们也没办法。”

更麻烦的是,罢工不仅影响海运,还波及到后续的陆运环节。很多货物即使勉强靠岸,也因为缺乏人手无法及时装卸,导致堆场爆满,卡车排队数公里。德国一家物流公司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现在都不敢接急单,怕货到了港口没人管,客户投诉反而赔钱。”这种连锁反应,让原本就紧张的旺季备货节奏被打乱。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罢工潮发生的时间点非常敏感。再过几个月就是欧美传统的“黑五”购物节和圣诞节消费高峰,正是跨境电商一年中最关键的冲刺期。往年这个时候,各大平台卖家早已囤好库存,提前把货发往海外仓。可今年,不少人不得不改变策略,有的选择改道南欧港口如西班牙瓦伦西亚或葡萄牙里斯本,虽然路程更远、成本更高,但至少能保证货物有人接;还有人干脆转向空运,哪怕运费翻倍,也要确保商品能按时上架。

不过,空运也不是万能解药。一方面,国际航班运力有限,尤其在夏季旅游旺季,客机腹舱资源紧张,货运舱位一票难求;另一方面,空运成本太高,对于利润率本就不高的中小卖家来说,等于直接压缩了盈利空间。一位杭州的亚马逊卖家算了一笔账:“原来一个标准箱走海运大概2000美元,现在改空运要8000美元以上,卖一单可能还要倒贴钱。”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物流危机,一些企业也开始反思过度依赖单一运输路径的风险。近年来,中欧班列的稳定性和时效性逐渐被更多商家认可。尽管铁路运输的单箱成本仍高于海运,但在极端情况下,它的准点率和可控性优势明显。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同比增长超过15%,其中不少货源正是来自原本计划走海运的电商货物。

当然,根本问题还得靠劳资双方坐下来谈。目前,比利时和荷兰已介入调解,呼吁企业和工会尽快达成协议,避免对经济造成更大冲击。毕竟,港口停摆,受损的不只是工人和公司,还有千千万万等着收包裹的普通消费者。

说到底,全球化的供应链就像一张精密的大网,任何一个节点出问题,都会牵动全身。这次欧洲港口罢工,再次提醒我们:做生意不能只看价格和速度,稳定性同样重要。无论是选物流渠道,还是做库存规划,多留一手准备,才能在风浪来时站得更稳。

现在,不少跨境电商从业者都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希望罢工能早日结束,物流尽快恢复正常。毕竟,谁也不想看着订单堆积如山,却送不出去。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6 1177 0453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