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州国际官网!
无界跨境,全程护航让跨境生意更简单、更安全。
全国咨询热线:136 1177 0453
当前位置:首页 > 跨境资讯 > 跨境头条

前三季度进出口超33.6万亿元,出口增长7.1%海关最新数据来了

时间:2025-10-24 12:18:46 来源:中州国际 点击: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根据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2025年1月至9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33.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0.6%。其中,出口19.37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进口14.24万亿元,同比下降8.9%。这一组数据背后,不仅反映出我国外贸的韧性与活力,也折射出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动向。

乍一看,整体增速似乎不算特别高,但放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这份成绩单实属不易。过去一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主要经济体通胀高企,海外需求持续疲软。尤其是欧美市场,受加息影响,消费能力收缩,订单减少。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出口还能实现7.1%的增长,说明我们的产业链优势依然稳固,产品竞争力没有减弱。

值得一提的是,民营企业继续成为外贸增长的主力军。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16.6万亿元,占我国外贸总值的近一半,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了3.1个百分点。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正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从跨境电商到海外仓布局,从代工贴牌到自主品牌出海,路径越来越多元,底气也越来越足。

以家电行业为例,今年不少国产品牌在海外“圈粉”无数。像某国产空调品牌,在东南亚市场销量同比增长超过三成;另一家智能小家电企业,通过TikTok等社交平台做营销,成功打入中东和拉美市场。这些案例背后,是企业对海外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也是数字化工具带来的渠道变革。

与此同时,新能源产品成为出口的一大亮点。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合计出口同比增长近30%。特别是电动汽车,不少国产品牌已经开始在欧洲、南美等地建立销售网络,甚至直接在当地设厂。有媒体报道,某车企今年在德国交付的电动车数量已进入当地细分市场前列,打破了以往外资品牌主导的局面。

当然,出口增长的背后,也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通关效率的提升。今年以来,各地海关持续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推广“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便利化措施,大幅压缩了通关时间。比如在长三角地区,一些重点口岸实现了“7×24小时”全天候通关,帮助企业抢抓订单、降低物流成本。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红利持续释放,也为我国与东盟、日韩等市场的贸易往来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不过,挑战也不容忽视。尽管出口表现强劲,但进口却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这既有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的因素,也反映出国内工业生产恢复仍需时间,部分企业补库存意愿不强。另外,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地缘风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问题,随时可能对出口造成扰动。

面对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除了传统的欧美市场,非洲、中亚、拉美等新兴市场正成为新的增长点。一位从事纺织品出口的老板就提到,今年他们尝试通过参加中东展会打开了阿联酋和沙特的市场,订单量比去年翻了一倍,“那边对性价比高的面料需求很大,而且付款方式也比以前顺畅”。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正在加速融合。很多制造企业不再只是卖产品,而是提供“产品+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比如一家工程机械企业,不仅出口挖掘机,还配套提供操作培训、远程运维等服务,大大增强了客户黏性。这种模式的转变,也让中国品牌的国际形象从“便宜好用”逐步向“专业可靠”升级。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的外贸数据传递出一个积极信号:中国经济的外循环依然畅通,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虽然前路仍有风浪,但只要稳住基本盘,深耕细分市场,练好内功,中国外贸就有底气继续乘风破浪。

最近在深圳的一场外贸论坛上,一位年轻创业者说了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以前是我们追着订单跑,现在是客户主动找上门。”这句话,或许正是当下中国外贸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6 1177 0453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