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商圈里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数据来自TikTok Shop。据多家媒体报道,2025年第三季度,TikTok Shop的全球商品交易总额GMV达到了190亿美元,这个数字不仅比上一季度有了明显增长,更是在多个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市场的表现尤为抢眼同比增速高达125%,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
这组数据背后,不只是平台流量的简单变现,更折射出短视频与电商融合模式正在重塑消费者的购物习惯。过去我们买东西,可能是打开淘宝、京东搜关键词,或者被朋友圈种草后去小红书查测评。但现在越来越多人的习惯变成了:刷着刷着视频,突然看到一个挺有意思的口红试色,主播说话也实在,价格还便宜,点个链接直接下单了。这种“边看边买”的体验,正是TikTok Shop成功的关键。

美国市场能实现125%的惊人增速,离不开本地化运营的深入和用户消费行为的变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年轻人开始把TikTok当作日常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渠道。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近七成18至29岁的美国人每天都会使用TikTok。而平台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趋势,通过算法推荐精准匹配用户兴趣,再结合直播带货、短视频种草等形式,让商品自然融入中。
举个例子,一位在洛杉矶做手工香薰蜡烛的小商家,原本只能靠本地市集或Instagram零星接单。自从入驻TikTok Shop后,她开始发布制作过程的短视频,配上轻松的背景音乐和真实使用场景,没想到一条视频火了,订单量一下子翻了几倍。她说:“以前总觉得电商是大品牌的战场,现在发现普通人也能靠‘出圈’。”
这种“小而美”商家的崛起,正是TikTok Shop生态活力的体现。它不像传统电商平台那样高度依赖搜索和广告投放,而是通过激发用户的潜在需求。换句话说,你可能根本没打算买某样东西,但因为一段15秒的视频让你觉得“这玩意儿我需要”,于是顺手就买了。这种冲动消费的背后,是与商业的高度融合。
当然,TikTok Shop的成功也面临挑战。比如物流时效、售后服务、假货问题等,都是跨境电商业务绕不开的坎。尤其是在美国,消费者对退换货政策和服务响应速度要求较高。为此,TikTok近年来加大了本地仓储和配送合作,比如与Shopify深化整合,帮助卖家更快接入履约系统;同时也在招募更多本土品牌入驻,提升商品质量和用户体验。
有意思的是,这种模式也开始反向影响其他平台。亚马逊最近推出了类似TikTok的短视频购物功能“Inspire”,试图用驱动销售;Instagram也在测试更沉浸式的购物直播。可见,以为核心的社交电商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TikTok Shop的增长也反映出全球零售业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变革。实体店不再是唯一的选择,纯电商平台的增长也开始放缓,而“+社交+电商”的新模式正在抢占用户的注意力和钱包。特别是在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的背景下,他们更愿意为有趣、有共鸣的买单,而不是冷冰冰的商品列表。
国内其实早就有类似的尝试,比如抖音电商在国内的发展路径就为TikTok Shop提供了不少经验。但从海外市场的反馈来看,TikTok Shop并没有照搬国内模式,而是根据不同地区的文化习惯调整策略。比如在美国,它更强调创作者经济,鼓励达人通过带货获得分成;而在东南亚,则侧重低价商品和团购模式,贴合当地消费水平。
可以预见,随着技术进步和用户习惯的进一步养成,这种“所见即所得”的购物方式会越来越普遍。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打开手机不再是为了“买东西”,而是为了“看故事”,然后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消费决策。
TikTok Shop的这波增长,不只是一个平台的胜利,更像是新消费时代的一个缩影当足够打动人心,商业价值自然随之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