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TikTok Shop在东南亚市场动作频频,双11大促的序幕已经悄然拉开。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促销节奏更紧凑、策略更灵活,尤其在马来西亚和越南两个重点市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打法。其中,马来西亚率先启动双11预热活动,而越南则将大促时间大幅缩短至仅4天。这一系列调整背后,不仅是平台对当地消费习惯的深入洞察,也折射出东南亚电商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现实。
先说马来西亚。作为TikTok Shop在东南亚最早布局的市场之一,马来的用户基础相对成熟。根据第三方数据平台Momentum Works发布的报告,2025年马来西亚电商市场规模已突破15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还将保持两位数增长。TikTok Shop选择在这里“打头阵”,显然是看中了其稳定的网购人群和较高的直播购物接受度。

从10月中旬开始,马来西亚站的商家就已经陆续收到平台推送的双11招商信息,部分头部直播间也开始试水“预售+定金”模式。一位主营家居用品的本地卖家透露:“今年平台给了不少流量扶持,比如提前曝光商品、推荐进入‘双11必买清单’等,感觉比去年准备得更充分。”TikTok还联合多家本地物流公司推出“晚发必赔”服务,试图用履约保障来提升消费者信任。
相比之下,越南市场的策略显得更为激进。今年双11,TikTok Shop越南站直接把主活动期压缩到了4天从11月11日当天往前推三天,形成一个高强度冲刺窗口。这种“短平快”的打法并非偶然。事实上,越南消费者向来偏好即时满足,冲动型购买比例高,平台显然希望借势引爆集中下单。
有分析指出,此举也可能与竞争对手的动作有关。近年来,Shopee、Lazada等传统电商平台在越南持续加码促销力度,动辄推出长达一个月的大促活动。TikTok Shop反其道而行之,用短周期制造稀缺感和紧迫感,反而更容易调动用户的参与热情。一位河内大学生小阮在接受采访时笑着说:“我本来没打算买什么,但看到直播间倒计时和限时秒杀,就忍不住下了单。”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两地策略不同,TikTok Shop的核心思路却高度一致:强化驱动、突出直播带货优势。无论是在吉隆坡的家庭主妇,还是胡志明市的年轻人,短视频和直播已经成为他们发现新品、获取优惠的主要入口。平台数据显示,在去年双11期间,东南亚地区超过60%的订单来自直播间直接转化,这一比例今年预计还将上升。
为了进一步激发商家积极性,TikTok Shop还推出了多项激励政策。例如,在马来西亚,完成特定销售额目标的商家可获得额外广告补贴;而在越南,则设置了“爆款挑战赛”,鼓励主播通过创意拉动销量。一些跨境品牌也开始调整运营节奏,提前备货、优化短视频脚本,力求在这场年度大考中分得一杯羹。
当然,热闹背后也有隐忧。物流仍是制约体验的关键瓶颈。虽然平台合作的快递公司数量在增加,但在印尼、泰国等偏远地区,配送时效仍不稳定。售后服务响应慢、退换货流程复杂等问题也时常被消费者吐槽。如何在追求速度的同时守住服务质量,是TikTok Shop接下来必须面对的课题。
不过,从整体趋势看,东南亚消费者的网购热情仍在升温。尤其是在年轻群体中,手机刷视频顺便下单已成为日常习惯。TikTok Shop借助双11这样的节点,不仅是在卖货,更是在培养用户对“兴趣电商”的认知和依赖。正如一位行业观察者所说:“未来的电商不是你找商品,而是商品主动找到你。TikTok正在把这个逻辑变成现实。”
随着双11临近,各地直播间灯火通明,主播们反复演练话术,仓库里打包声此起彼伏。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既是平台之间的较量,也是新消费形态落地生根的过程。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或许最关心的还是那句熟悉的“三二一,上链接!”毕竟,谁不想趁着优惠,给自己添点心头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