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做跨境电商业务的卖家发现,TikTok Shop平台上关于物流政策的变化越来越明显。尤其是美国站的卖家,纷纷注意到一个新动向:平台开始限制使用美国邮政服务USPS进行自发货。这一调整虽然看似只是物流环节的一次小变动,但背后却牵动着整个跨境电商运营链条的神经。
简单来说,过去很多中小卖家为了节省成本,习惯选择USPS作为主要的发货渠道,特别是ePacket这类经济型国际小包服务,价格便宜、覆盖广,一度是许多中国卖家发往美国的首选。然而现在,TikTok Shop开始对这类自发货方式设置门槛,部分店铺甚至被直接禁止使用USPS发货,必须接入平台推荐的物流服务商或使用官方仓配体系。

这个变化来得并不突然。早在2025年,TikTok Shop就在多个市场推动“履约标准化”,强调提升配送时效和用户体验。今年初,平台陆续对物流时效提出更高要求,比如要求美国地区订单在7天内妥投的比例达到一定标准,否则会影响店铺评分甚至流量扶持。而USPS由于近年来人手紧张、分拣效率下降,时常出现包裹延误、丢件等问题,显然难以稳定满足这些指标。
一位在深圳经营家居类产品的卖家李姐就深有体会:“以前发一单到美国,用USPS大概8到12天能到,成本也就十几块钱人民币。但现在经常卡在海关或者最后一公里派送,客户投诉多了,店铺评分直线往下掉。”她坦言,自从平台开始限制USPS后,她不得不转用更快但更贵的物流渠道,比如与平台合作的第三方海外仓直发,虽然成本涨了近一倍,但至少能保证准时送达,差评少了,复购率反而上去了。
这其实也反映出TikTok Shop当前的战略重心从“低价引流”转向“体验优先”。毕竟,作为一个靠短视频起家的电商平台,用户停留时间长、转化率高是它的优势,但如果买了东西迟迟收不到,再热闹的也留不住人。尤其是在美国市场,消费者对配送速度的要求本就高于其他地区,亚马逊Prime“两日达”早已成为默认标准。TikTok要想分一杯羹,就必须在履约能力上下功夫。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调整并非TikTok Shop独有。回顾近几年跨境电商的发展,各大平台都在加强对物流的管控。比如Temu和SHEIN早已建立自己的全球供应链网络,AliExpress联合菜鸟推出“10美元包邮10日达”,甚至连亚马逊也在不断优化FBA入仓规则。可以说,谁能掌握更高效、更稳定的物流体系,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当然,这对中小卖家来说,确实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一方面,使用平台指定物流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另一方面,接入系统也可能面临操作复杂、数据对接不畅等问题。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这种“阵痛”或许是必经之路。某跨境电商服务机构负责人王涛分析说:“过去野蛮生长的时代过去了,现在拼的是精细化运营。与其纠结于省几块钱运费,不如把精力放在选品、和客户服务上。”
更有意思的是,随着TikTok Shop对物流要求的提高,一批新型服务商正在崛起。比如一些专注TikTok生态的物流聚合平台,可以一键对接多家合规渠道,自动匹配最优路径;还有提供“代打包+海外仓+本地派送”一体化服务的第三方公司,帮助卖家实现“轻资产出海”。这些新模式,正在悄悄改变传统跨境贸易的玩法。
回到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其实他们最关心的从来不是你用哪家快递,而是能不能按时收到货、东西是不是跟视频里一样。从这个角度看,TikTok Shop限制USPS自发货,本质上是在为用户体验兜底。尽管短期内会让部分卖家感到不适,但从长远来看,有助于整个生态走向健康有序。
说到底,电商没有永远的红利期,靠低价和运气赚钱的日子正逐渐远去。无论是平台、卖家还是服务商,都在被迫升级自己的能力模型。而在这个过程中,谁更能适应规则、快速调整节奏,谁就更有可能在下一轮竞争中站稳脚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