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跨境电商圈里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Ozon平台正式实施新的报税细则。对于不少在俄罗斯市场耕耘的中国卖家来说,这无疑是个既熟悉又略带紧张的消息。毕竟,税务问题向来是跨境生意中绕不开的一环,而如今随着平台监管日益规范,合规化运营成了每个卖家必须面对的课题。
Ozon作为俄罗斯本土领先的电商平台之一,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被不少人称为“俄罗斯版的亚马逊”。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家通过Ozon将商品销往俄罗斯各地,平台也开始逐步完善自身的规则体系。此次报税细则的落地,其实是整个行业走向成熟的一个必然过程。

根据最新规定,所有在Ozon平台上销售商品的外国卖家,包括来自中国的跨境商户,都需要依法申报并缴纳相应的增值税VAT和其他相关税费。这意味着,过去那种靠“灰色清关”或模糊税务身份来降低成本的操作空间正在被彻底压缩。平台会直接与当地税务系统对接,自动收集交易数据,并要求卖家提供合规的税务登记信息。
其实,这个变化并不是突然而来。早在2025年,俄罗斯就已开始加强对跨境电商税收的监管力度。当时出台的数字服务税政策已经为后续的全面征税铺好了路。而Ozon此次细则的实施,更像是把之前的政策从“倡导”推向了“执行”。
有卖家朋友跟我聊起这事时感慨:“以前还能靠低价冲销量,现在不合规根本上不了架。”这话听着有点无奈,但也反映出一个现实:野蛮生长的时代过去了,精细化、合规化经营才是长久之计。
不过话说回来,新规也并非全是压力。从积极角度看,统一征税反而让市场竞争变得更公平了。那些原本靠偷税漏税压低价格的商家不再有优势,而一直坚持正规出口、合法纳税的卖家反而迎来了更好的机会。一位做母婴用品的深圳卖家告诉我,自从她完成了Ozon的税务注册后,店铺权重明显提升,平台流量扶持也多了不少。
Ozon还推出了配套的税务支持服务,比如与第三方财税机构合作,为中小卖家提供一站式的VAT申报解决方案。这对于很多不懂俄语、不了解当地税法的小团队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只要按流程提交资料,系统就能自动生成申报表格,大大降低了操作门槛。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最头疼的还是信息不对称问题。比如有些卖家不清楚自己该在哪个地区注册税务主体,或者对“远程销售 threshold”这类概念一头雾水。再加上汇率波动、清关时效等因素叠加,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资金回笼。
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一些跨境电商服务商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像义乌、杭州等地的代运营公司纷纷推出“Ozon合规护航计划”,涵盖税务登记、本地代表委托、年度审计等全套服务。甚至还有律所专门开设俄语税务咨询专线,帮助客户应对突发稽查。
更让人欣慰的是,这种规范化趋势并没有吓退卖家,反而激发了更多人深耕俄罗斯市场的信心。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商家在Ozon上的GMV同比增长超过65%,新增店铺数量也创下新高。可见,大家不是在退出,而是在适应,在升级。
说到底,任何一个成熟的电商生态,都离不开清晰的规则和透明的制度。Ozon这次动真格地推报税细则,短期看可能是阵痛,长期看却是健康的信号。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只有装上了刹车和轨道,才能跑得更稳、更远。
未来,随着中俄贸易合作不断深化,跨境电商的角色只会越来越重要。而在这条路上,守规矩的人或许起步慢一点,但走得一定更踏实。毕竟,做生意不是一锤子买卖,拼的是谁更能扛得住风浪,谁更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前几天刷朋友圈,看到一个老卖家发了条动态:“以前总想着怎么躲监管,现在学会了怎么跟规则共处。结果发现,路反而越走越宽了。”这句话,挺值得琢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