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欧洲多个国家对跨境电商平台的关注度明显升温,尤其是针对像Temu、Shein这类以低价商品迅速“攻占”海外市场的中国电商平台。其中,意大利传出消息,正计划对这些跨境购物平台征收更严格的税费,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讨论。
事情的起因并不复杂。随着Temu和Shein在欧洲市场越做越大,越来越多的意大利消费者习惯于直接从这些平台上购买衣服、饰品、小家电等日用品。价格便宜、款式新颖、下单方便,是很多人选择它们的主要原因。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些平台大多通过“小额豁免”政策,将商品以低于一定金额的方式分批发货,从而规避了进口关税和增值税VAT。

这看似是消费者捡了便宜,但从国家税收角度看,却成了一块不小的“漏洞”。据意大利税务部门估算,仅2025年一年,因这类跨境小额包裹免税带来的税收流失就高达数亿欧元。这笔钱本可以用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或社会福利,但现在却被“绕”了过去。
于是,意大利财政部开始动真格了。今年初,有媒体报道称,意大利正推动一项新政策:取消对低价值跨境商品的增值税豁免,要求所有进入本国的电商包裹,无论金额大小,都必须缴纳相应的进口税和增值税。这意味着,以后你在Temu上花10欧元买条裙子,可能还得额外支付2-3欧元的税费,而且得在收货时一并结清。
这项政策一旦落地,影响不小。首先受冲击的就是像Temu、Shein这样的平台。它们之所以能在欧洲快速扩张,很大程度上依赖“低价+免运费+无额外税费”的组合拳。如果税费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价格优势就会被削弱,用户增长也可能放缓。
不过,意大利并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国家。早在几年前,欧盟就已经统一取消了对非欧盟国家进口商品的价值低于22欧元的增值税豁免政策。但实际执行中,很多平台利用“IOSS”进口一站式服务机制,把税务申报环节简化,导致监管存在空档。而现在,意大利想做得更彻底不仅要收税,还要确保每一笔交易都被记录、每一分税款都进国库。
有意思的是,这一举动也得到了不少本地商家的支持。罗马一家服装店老板在接受采访时就说:“我们卖一件T恤要交租金、水电、员工工资,还要缴税。他们指跨境电商一件卖5欧元还包邮,怎么做到的?肯定是把税‘省’掉了。这对本地生意太不公平。”类似的声音在意大利中小商户中并不少见。
当然,也有消费者表示理解但不买账。“我买个发圈才花3欧元,现在还要多掏一块钱税?”米兰一位大学生吐槽道,“虽然不多,但积少成多啊。以后是不是连手机壳都要算税?”这种情绪其实很真实大家喜欢便宜,但也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从长远看,意大利这次出手,或许只是一个开始。法国、西班牙、德国等国也在研究类似的加强监管措施。毕竟,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平衡“便利消费”与“公平纳税”,已经成为各国必须面对的课题。
对于Temu和Shein来说,挑战固然存在,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应对空间。事实上,这两家平台近年来已经在欧洲设立本地仓库、雇佣当地员工、尝试与合规机构合作。比如,Shein去年就在意大利北部建立了配送中心,并承诺遵守当地劳动和环保法规。Temu也在积极申请加入欧盟的IOSS系统,以便更好地管理税务流程。
说到底,做生意讲究的是长期可持续。靠低价补贴和税收漏洞赢得市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反过来,如果能主动适应规则、提升服务品质,哪怕价格稍贵一点,消费者也未必会转身离开。毕竟,大家买东西,图的不只是便宜,还有安心和体验。
眼下,意大利的征税新政还在讨论阶段,具体实施时间表尚未公布。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在海外电商平台购物,“包邮包税”的时代可能会慢慢结束。而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也许该换个角度想想:每一次点击“下单”,背后不只是快递的速度和价格的高低,还有整个贸易体系的规则与公平。
生活就是这样,没有永远的“白菜价”,但只要规则透明、竞争公平,哪怕贵一点,大家心里也踏实。
